話說跳槽去炸魚店,老闆給的職稱很好聽:「餐廳經理」,事實上工作內容就是雜工,舉凡開店搬桌椅、櫃檯點餐算錢、下鍋油炸送餐、煎漢堡、準備食材、盤點庫存、下班洗碗掃地收桌椅,除了把錢存到銀行以及跟上游廠商點貨之外,全包。而且整間店面除了老闆跟我之外,就沒人了,經理之職實質架空XD。
但是可以脫離冷凍庫工作,還有顧客可以打屁聊天,外加又是處在南島有名的海邊度假勝地Kaikoura,景緻風光明媚,這份工作實在無從挑剔。
到底是怎麼找到這份工作的?我想這要歸功紐西蘭的美好讓人想盡辦法都要拿到一張居留證。
老闆是之前在海鮮工廠認識的馬來西亞華人,如果有遇過馬來西亞華人並約略交談過的,你一定很不意外地聽見他們對政府及一些種族歧視的政策而憤怒刁唸(馬來西亞有馬來人、華人、印度人,比例約7:2:1,很多政策都是傾向保護馬來人),華人當然不滿但是難以改變現況,因此有些華人會想盡辦法移民,而紐西蘭因為地廣人稀,生活條件優渥,變成一大熱門首選。
但是要拿一紙居留證也不是像吃塊紐西蘭肉派那麼地EASY,通常不是你本身具備有超強專業,像是可以發明機具讓他們以10倍速收割農作物;再來你的才能高到他們公司不用你會倒閉;不然就是你開家店生意好到讓他們的稅收不完←但要三年評估期。
對於華人(或是其他亞洲人)而言,做生意幾乎是第一選項,所謂「無奸不成商」,「奸巧」似乎是華人走跳全球的獨門特色,沒人可稱對手。其中又因「民以食為天」,所以駐紐華人就紛紛開起餐館,專業一點的開中餐廳,業餘的就開簡單的炸魚店。
至於怎麼拿到工作呢?首先因為之前同在工廠作工,老闆覺得我手腳俐落,非常具有勞動的命格,天生的女工來著(不是我吹牛,出國前去給摸骨師算命,10個中有9個說適合去當女工,另外1個是說:「小姐,不要欺負瞎子,不要用你男朋友的手算你的命。」);再者老闆身為華人但是中文很破,鑒於Kaikoura是個觀光小鎮,可能中國觀光客會很多,所以需要中文很好的我當翻譯,事實證明,老闆跟阿九一樣都高估,因為我一個半月的工作時間,用到中文招呼客人的機會大概只有10次,而絕大部分都是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的背包客。我只能說13憶的人口實在很容易讓生意人產生一廂情願的誤會。
總之,當老闆興起開店的念頭,就問我要不要去打工,當時我很賭濫T工廠,所以很豪爽地答應。話說去紐西蘭要做的100件事情中,吃炸魚薯條是其中之一,我想進去當廚師應該可以扺10件事吧,例如我就可以把吃KIWI吃到吐跟Bubgy Jump劃掉吧。
為了扛行李以及考量小鎮交通很不便,所以在出發之前我花1000元買台Nissan小白,但是用不到1個月就報銷(幹),雖然是台便宜的車,但是掛點的樣子很有F1的風格,是整座引擎冒出白煙那種雄壯式的陣亡,接著車子「屌」在荒郊僻壤中間,我只好打給AA(紐西蘭專門管車的單位),叫他們派拖吊,因為要付拖吊費所以他們跟我要信用卡卡號,我回答沒有(我真的沒有),然後雙方就靜默兩分鐘,最後我火大說:「我給你我的銀行帳戶,你去要錢啦!」,可能感受到我怒意(其實是尿意)張揚起來,所以他們退歩說:「那我們先派車過去,最快要1個小時。」
在中間他還不忘推銷我加入AA會員,說什麼有優惠,付一次拖吊費可享5次免費拖吊,這種很像詛咒式的推銷方案是哪個天才想出來的?而且在這種節骨眼推銷實在很白目,我忍住怒氣跟尿意(不一起忍住就會一起爆發)跟他們說謝謝我不需要,對方冷淡地說真的不考慮嗎,如果有多啦A夢,我當時最想借的道具應該是那個手可以穿過去掐爆對方脖子的話筒吧~~
在閑晃等待的過程中約莫有6台車的好心人問要不要撘便車,但是看到我指過去,那龐大的拖油瓶,都無奈地搖搖頭告訴我要保重後救「噗噗噗」地開走了~~終於,遙遠的地平線上出現紅通通的拖吊車(為什麼這種車都是紅的?),開過來停在我前面,然後司機大哥從駕駛座帥氣地跳下來,打開我的引擎蓋一看,很簡單說了一句:『The Engine is dead!』
OK,醫生都已經宣告了,所以小白的狀況,套句綠野仙蹤跟CSI也借用綠野仙蹤的經典台詞:
She’s not only merely dead, she’s really most sincerely dead.
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