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次聽到David Bowie的歌是Nirvana MTV最後現場所唱的那一首”The man who sold the world”,Curt當時的低沉又絕望透頂的嗓音,將這首歌唱得讓人心碎,也唱得讓人無法分辨這是一首他們翻唱的歌曲,直到他們在後頭自行招認這是David Bowie的歌。
之後再聽到David
Bowie唱”The man who sold
the world”時,我還是私心地認為Nirvana唱得比較好、比較有感情,因此David Bowie也被我歸類在比較會寫歌的歌手。
翻唱成功不只只有Nirvana,1998年The Wallflowers搭上電影酷斯拉熱潮,演唱的主題曲”Heros”也是紅翻天,而比較之後,我也不得不承認The Wallflowers翻得很符合時代潮流。
比起前面兩首是David Bowie唱完別人才拿去翻唱,”All the young dudes”是David Bowie特地寫給Mott the Hoople,讓他們去錄製1972年的同名專輯” All the Young Dudes”。
有看過一部側寫David Bowie跟Iggy Pop的電影”絲絨金礦”,就會知道David Bowie在提攜音樂同好這方面有著令人難以理解的責任感(或癖好?),在當時為何要寫歌給Mott the Hoople?只是因為這支跟他一樣隸屬於華麗搖滾的樂團正面臨解散的命運,因此他幫他們寫了這首歌並讓他們順利地發行這張專輯,而這首歌也成為Mott the Hoople最受歡迎的歌曲,但諷刺的是,這支樂團依舊只支撐了2年在1974年解散。而最新消息是,他們在2009年重組了...世事難料...
Anyway,這首1972年的老歌在最近因為一部電影Juno(鴻運當頭)又再度翻紅,那時候電影裡放得正是Mott the Hoople版本,很不錯的歌,但還不足以讓我放太多得心思,這時剛好在Youtube看見David Bowie2004年的A Reality Tour,我才發現到洗盡鉛華的熟男David Bowie其實是很會唱歌的歌手,也或許是因為他近年來略帶滄桑的嗓音比較符合我的Tune調,而這首”All the young dudes”在他現在的詮釋之下,顯得很有韻味。
而前面那兩首”The man who sold the world”、”Heros”在A Reality Tour裡也是重新回歸到”這是David Bowie的歌”。
順帶一說,其實David
Bowie除了是很會照顧後輩的歌手之外,也很擅長跟其他樂團或歌手合作,不過最讓我印象深刻就是他跟Placebo合作演唱華麗搖滾樂團始祖T.Rex著名歌曲”20th Century Boy”,這兩個之間的化學成分在I wanna be your toy的氛圍飄散下,顯得些許微妙的曖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