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ajevo 怎麼了
我的世界歷史不是很好,對第一次世界大戰也不熟悉,所以我對塞拉耶佛的記憶點,完全是U2那首Miss Sarajevo 。所以說,70-90年代的搖滾樂團根本是金礦好嗎,教你歷史戰爭和平教你社會主義跟極右超毒,當然走到21世紀,也會發現極左也是超毒。
這首歌的背景就是1990年代塞爾維亞人對波士尼亞的侵略戰爭,戰爭起因是南斯拉夫解體後,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及波赫等國家相繼獨立,在波赫的獨立過程中引起波士尼亞戰爭,其中來自薩拉耶佛郊區的塞爾維亞人包圍了首都塞拉耶佛,因為他們計劃將該國的一片領土納入他們新的塞爾維亞塞族共和國,這是現代戰爭史上對首都的最長的圍攻,從1992年4月持續到1996年2月。這場戰爭造成20萬人死亡,200萬的難民,在戰爭結束的1995年尾端,塞爾維亞人為報復波族民兵屠殺塞族平民,開始進軍斯雷布雷尼查,11日進佔市中心。12日開始塞爾維亞方將在斯雷布雷尼查居住的波士尼亞男子全部屠殺。大批波士尼亞婦女被強姦,還有有身孕的婦女被劏開腹部。史稱雪布尼查屠殺事件。
這種住在別人國土上的寄生者,還策反引爆戰爭,企圖讓自己「認定的祖國」入侵的故事。對於台灣人而言,他馬的超熟悉,還是現在進行式。一堆寄生在台灣的中國人,在立法院、在地方政府、在民間用不同的方式,企圖削弱台灣的能量,讓中國有機可乘。這些號稱接受中國文化歷史薰陶的寄生者,卻永遠學不會歷史的教訓,忘記台灣寄生者的價值都是懸在台灣這個自由民主的國家主權上,當這些被侵略瓦解了,那麼寄生人也一文不值了,「兔死狗烹」四個字,很簡單卻很難懂。
另外一個小提醒,塞爾維亞是歐洲少數沒有給台灣免簽證的國家,望週知。
-----我是分隔線-----
雖說這幾天沒甚麼睡,但是今天還有一整天的時間,加上被困在維也納結界浪費一天,大大削減我在塞拉耶佛的時間,於是在民宿稍作休息後,我就整裝出發,第一個我選擇拉丁橋(因為在隔壁咩),這座橋很小也不起眼,卻因為暗殺行動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而成為塞拉耶佛重要的一個景點,路口有一間塞拉耶佛博物館紀錄當時的文物及影片(館內不大,入場5波赫幣)。其實如果不了解當時後奧匈帝國跟塞爾維亞的歷史,真的對於暗殺行動變成世界團戰感到問號。但是那時候歐洲的氛圍就是欠缺一根火柴棒的引爆。
這個暗殺行動也稱為塞拉耶佛事件, 是指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太子佛朗茨·斐迪南及其妻子霍恩貝格公爵蘇菲在塞拉耶佛在乘坐汽車時被極端組織的殺手盯上,兩人正繞著塞拉耶佛開始遊行之時,遭遇塞爾維亞裔的加夫里洛·普林齊普槍殺而死亡(幹,又塞爾維亞)。 先是導致了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兩國的關係進入前所未有的緊張,在1914年奧匈帝國立即向塞爾維亞宣戰;接著塞爾維亞背後的俄羅斯帝國加入,奧匈帝國的朋友德國也進來,然後俄羅斯帝國的盟友英法也加一,奧匈帝國的鄰居義大利也一起來,第一世界大戰就此展開,歐洲拉出很多戰線,形成大混戰。因為戰爭區域太過廣大,而引火點賽拉耶佛,反倒不是一次大戰的主要戰區。
走過拉丁橋往纜車站方向走,那邊有一個私人收藏的戰爭博物館(Ratni muzej - War Museum 1992 Sarajevo)。館內同樣不大,大概是一般的三房公寓的面積大小,入場費用是10波赫幣。我到的時候很早,沒有其他人。但我沒辦法好好看完。
這間博物館展示的是1992-1995波赫戰爭,這場戰爭是上面已經說過的波赫宣布獨立而引發的塞拉耶佛圍城戰。塞拉耶佛是座山丘包圍的城市,所以侵略者塞爾維亞人利用山丘地形駐紮軍事設備往市區發射砲彈。因為交通、物資都被敵軍壟斷,當時賽拉耶佛的居民不僅要躲藏從天而降的攻擊,還要冒險出外找尋水源、食物。而這個博物館展示的就是平民在那段生活的濃縮,那些陪伴的收音機、手錶、裝水的水桶的生存物資,那些被敵軍綁走的大人或是小孩,都是那些年的日常。全部在這小小的空間塞進近1500天賽拉耶佛人民的痛苦與掙扎,很沈重也太過真實。
走出這個博物館我需要轉換一下情緒,好險這個城市住了很多貓咪。
往市區的方向走到舊時的國家圖書館(目前已經是Sarajevo City Hall),為何是舊時的國家圖書館?因為圍城戰爭已經摧毀原始建築連同燒毀裡面一萬多本的藏書,目前看到是仿建的建築物,除了市政廳外也是歷史博物館(入館費10波赫幣),可觀賞內部建築跟城市發展過程的歷史及人物。
面對市政廳左邊人行道就是往塞拉耶佛最古老的市集Baščaršija ,人行道入口處的地面上有幾個大點的紅漆,之後我問房東的孫女,他說那是圍城戰中,從山丘發射砲擊,波及到平民死傷的痕跡,那些點的形狀是砲彈擊出的凹洞,紅色的漆則是象徵灌滿了死傷平民的鮮血。這些紅漆塗塊像是印記一般存在在塞拉耶佛的各個角落。次次提醒民眾那些喪失生命跟遺留下來的國人,所歷經過的苦難。
穿過市集往北方的住宅區走去,這裡有波赫戰爭的目擊者跟紀錄者—那些住宅的牆壁。那些充滿彈孔的牆壁,紀錄當時戰火的猛烈,任何一個出門都是生命的賭注。房屋的所有權人有些選擇留下這些歷史的證據,將這些陪伴民眾度過苦難、擋住傷害的牆面,繼續訴說戰爭的殘酷與生命的頑強。
北邊住宅區還有一間相當獨特的博物館-戰爭兒童博物館(War Childhood Museum),博物館的緣起是一本書(War Childhood),作者Jasminko Halilovic在戰亂中成長,在2010年時因為一個議題「 What was the war childhood for you? 」,開啟了為童年的自己提出對戰爭問題的漣漪。書本在2013年發行,震撼了許多人,大家開始探討著戰爭對於孩子的傷害及掠奪,那些正在探索世界美好的年紀,卻見識到世界的殘酷及毀滅,但既使是如此,這本書中的紀錄裡仍在孩童的記憶中找到天真無邪的片段。館內展示的,戰爭童年的回憶,以及更多的是展品,多數是每個孩童在經歷戰爭所失去的跟保留的物品,有些是祖母的皮包、一個收音機。展品來源不限於塞拉耶佛,也有展示烏克蘭或是以巴戰爭。那些對於一般地方的兒童來說,這些稀鬆平常的物品,在這裡有著更多的意義,包含失去的家人、失去的家園,還有失去平安長大的生活。
空間不大,入場費10波赫幣。( 戰爭童年博物館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性博物館,不受政府資助。除了機構捐助者和合作夥伴外,博物館從開館之初就得到了熱心人士和朋友的支援。成為朋友並支援 WCM)
市區的聖心基督教堂旁有個戰爭照片及影像的策展(Gallery 11/07/95),入場費15波赫幣,可看2天。入口處有點迷,很像走入公寓民宅中,不曉得後續會不會整修一下?一入口的策展的方式有點類似布達佩斯的恐怖之屋,會將這個策展時期的罹難者黑白照片貼滿整座牆面,遠處看可以感到巨大生命消失的震撼,細看可以看到巨大生命中的每個人生。往下走會有當時戰爭的的紀錄照片以及當時的軍事號召海報(或是再設計的),中間座位區有紀錄片及戰爭劇情短片,最後離開區域是倖存者的回憶訪談。這些展示都一一揭露當時戰爭的殘酷與情感撕裂。當看到一個母親親口說出,她的孩子與她因為被敵軍補獲分別送往不同集中營的,那種痛苦不願再回想的情緒,也塞滿整個策展空間。
我坐在中間的位置看了一部影片,一次一次地輪迴看著,那部影片的主角是一個小男孩,大約國小三四年級的年紀,在圍城的時候帶著水桶去找水車裝水,愛玩的年紀總會因為小東西而分心,到達水車的時候因為水車曝露時間過久,開始準備離開,小男孩跟著水車跑一陣子才把水裝滿。準備回去時,砲擊開始了,小男孩緊張並開始奔跑,心想著家裡的爸媽還有強媬裡的妹妹,小男孩越衝越快,影片中炮彈擊中建築的畫面也越多,包括小男孩住的那一棟,小男孩終於到達公寓的樓梯口時,從樓梯下來的自衛軍一把抱住他,因為小男孩的家人,全部在剛剛的炮擊中過世了。
看完一次之後,我無法馬上抽身離開,那種獨自生存下來的感受太過沉重。過了一會兒,我才能起來繼續看其他的照片,最後再用耳機看著倖存者的回憶訪談,同樣也是揪心。這裡的資料並不算非常多,但是每一樣的展示情緒都很滿。一張票可以看兩天我想是正確的政策,你無法一次承受這麼多的悲傷,當你承受不住了時候,先到外面曬個太陽吃個甜食,就會理解,這個世界有在進步,活下來的人雖然背負著痛苦,卻努力繪製建構著給未來生活的人的幸福藍圖。
當看越多塞拉耶佛的歷史,我更加佩服他們站起來的堅強意志,戰爭正式結束大約在1996年,在不到30年的時間,這座城市已經開始回到生機,歷史傷痕雖然無所不在,但是塞拉耶佛也往前邁進。
以上這五個博物館我花了兩天的時間,事實上我覺得我並沒有全部看完,特別是三個戰爭博物館展示的展品都過於寫實,很難一次去消化那些情感,如果對於歷史有興趣的朋友,光是戰爭歷史博物館可以留個三天的時間,讓情緒空白一下再繼續。
-----我是分隔線-----
在這篇的花費紀錄
1.住宿(三個晚上):50歐元(原本四個晚上60歐元,因為被FlixBus搞掉一個晚上,所以剩三晚,房東本來說只收45歐元,但我覺得這也不是房東的問題,所以跟她說我就給50元整數好了,畢竟也是幫我保留一個晚上的空間了)
2.拉丁橋博物館:5波赫幣
3.Ratni muzej - War Museum 1992 Sarajevo:10波赫幣
4.Sarajevo City Hall:10波赫幣
5.戰爭兒童博物館(War Childhood Museum):0波赫幣(當日免費),捐獻10波赫幣
6.Gallery 11/07/95:15波赫幣(兩日票)
留言列表